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满三年:个贷资产一连“卖不上价”
2021年1月8日,银行业信贷资产挂号流转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登中心”)宣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事情的通知》(下称《通知》)。如今,试点事情已满3年。
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停止2023年三季度这8个季度中,除了2023年三季度试点业务成交额达391亿元,其他7个季度均低于150亿元。从差异机构参加热情来看,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参加试点的努力性最高,其作为不良贷款出让方,试点以来多个季度的转出额位列种种机构第一;从本金接纳率看,今朝小我私家批量不良资产转让(业内称“个贷批转”)平均本金接纳率远低于单户对公,个贷批转平均本金接纳率已持续8个季度低于13%。在受访专家看来,个贷资产一连“卖不上价”,与批量转让的小我私家贷款险些全部都是信用类贷款有关,这类贷款后续接纳难度和处理本钱较高。
单户对公本金接纳率较高
2021年1月8日,银登中心宣布《通知》,试点开展单户对公和个贷批转,首批参加试点的银行包罗6家国有控股大型贸易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时隔近两年,2022年12月底,银登中心再次宣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事情的通知》,将国度开拓银行、中国收支口银行、中国农业成长银行、信托公司等机构纳入试点范畴;并将注册职位于北京等11地的城商行、农村中小银行纳入试点机构范畴,进一步拓宽了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理渠道。
自试点以来,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的机构数量不绝扩大。停止2024年1月5日,共有876家机构(包括各地分支机构)开立账户,个中,政策性银行9家,国有大型贸易银行190家,股份制贸易银行286家,都市贸易银行61家,农村中小银行109家,消费金融公司23家,汽车金融公司4家,金融租赁公司9家,信托公司6家,金融资产打点公司118家,处所资产打点公司56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5家。
从业务局限看,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单户对公+个贷批转)成交额除2023年三季度外,此前7个季度持续低于150亿元。2023年三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成交额共计391亿元,较二季度增长175%,个中,个贷批转成交额348.8亿元,抖客教程网,占总成交额的89.2%,环比增长290%。
就2023年三季度个贷批转成交额大增这一现象,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同盟高级参谋施鸣在接管《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三个原因:一是去年三季度捷信消金有一个170亿元的大资产包出售,推高了成交局限。二是银行不良资产处理压力一般会呈此刻下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出包局限普遍高于一季度、二季度。三是去年年头试点范畴扩大后,新纳入机构需经验银登开户、行内政策拟定、组包审批等流程,从时间点来说三季度挂牌成交较为公道。
冠苕咨询首创人周毅钦暗示,不良贷款转让需要一个完整的尽调进程,包罗资产包的尺度、内容、评估、订价等。
从近3年的试点环境看,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平均折扣率及平均本金接纳率均大幅高于个贷批转。个中,平均折扣率是平均转让价值与平均未偿本息费的比值,平均本金接纳率是平均转让价值与平均未偿本金的比值,两个指标反应了不良贷款的“价值”。
以2023年三季度数据为例,单户对公业务的平均折扣率为77%,平均本金接纳率达96.4%;而个贷修正行务的平均折扣率仅为3.9%,平均本金接纳率为6.1%。两者相差悬殊。
差异资产包的价值缘何截然不同?对此,施鸣暗示,单户对公不良贷款一般环境下都有抵质押物,后续接纳主要依赖抵质押物的处理,而批转的小我私家贷款险些全部都是信用类贷款,后续接纳难度和处理本钱远大于对公不良贷款,所以两者的转让折扣率会有较大差距。
除抵质押物外,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还提到了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对公不良贷款转让的企业信息较为透明,在转让进程中,金融资产打点公司可以更精确地评估贷款的代价;另一方面,相较于小我私家贷款,金融资产打点公司在对公不良贷款处理方面具有更为富厚的履历,可以或许通过有效的风险打点和资产运作提高接纳率和折扣率。
从各机构参加热情看,今朝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参加转让较量努力,而国有大行、农村中小银行、城商行参加度较低。据记者统计,全国股份制银行的试点业务成交额自2022年以来停止去年三季度,均位列种种机构第一位。
对此,施鸣暗示,首先,今朝小我私家书用类不良贷款主要压力会合在全国股份制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国有大行、农村中小银行和城商行的不良贷款压力照旧以公司类为主,这些机构的不良贷款转让一般会通过对公批量的方法,不会表此刻单户对公和个贷批量的转让上。但中小银行的参加度在一连晋升,如去年三季度城商行和农村中小银行试点资产的出包局限增长很是迅速,两者合计出包局限从一季度的1亿元到二季度的5.6亿元,三季度到达15.2亿元。其次,城商行和农村中小银行等机构试点资产出包量小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机构内部的问责机制、不良贷款客群的特征等。